國際工作營是一項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全球運動,來自不同國家的參加者透過跟當地人相處、生活、工作、學習及交流,親身認識並為相應議題努力。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
國際工作營起源於192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地點是一個鄰近德國邊境的法國城市凡爾登。來自法國和德國的青年,摒除兩國在大戰時的敵對關係,共同合作重建戰亂時被破壞的農莊。參與工作營的義工喚起其他人參與和平工作,更得到當地人及各國政府的支持,舉行更多不同種類的工作營。
國際工作營在不同時代的轉變
早期發展的工作營主要集中在新興獨立國家展開的建設工作,以及在東歐和西歐宣揚和平訊息。後來,教育、及環境保育國際交流變得更重要。工作營成為一項推動不同文化間的瞭解及團結的工具。90年代起,國際工作營的運動在亞洲區萌芽,發展漸見成熟。而香港首個工作營組織則在2009年誕生,宣提國際義工的理念。
國際工作營是接待機構 (Hosting Organization) 與當地社區 (Local Host) 共同籌備的一項國際性的義工計劃。各地接待機構透過國際網絡,連繫派出機構 (Sending Organization) (如義遊) 招募該地義工參與。
參加國際工作營時,參加者須透過所屬地區的工作營機構報名,並支付報名費。報名費是工作營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如歐洲、日本及香港等,相對會有較多義工前往海外工作營。由於工作營機構會收取到較充足的報名費,支援其行政、教育以及資助當地國際工作營,因此海外義工參與工作營,不論從哪個地區前來,均毋須額外繳付營費。
相反,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參與海外工作營的義工相對較少,而當地政府亦沒有太多資金援助,因此,海外義工到達當地一般需要再支付營費,自行負擔食宿費用。
*義遊是一個非牟利組織,收入來自工作營參加者的報名費,這些收入會用作於香港舉辦國際工作營及義工服務計劃的成本,以及支付義遊的日常營運及行政費用。
雖然這是一項全球運動,在執行上,每個國家均會按照當地情況及文化作出調整,詳情請細閱主辦組織發出的資訊單張 (info sheet)。
工作:
上午 | 下午 | 夜晚 | |
第一天 | 集合及抵達簡介會 | 歡迎會 | |
第二至五天 | 了解工作營的主題活動 / 工作 | 工作 / 自由探索時間 | 文化交流活動 |
第六、七天 | 自由活動時間 | ||
第八至十二天 | 工作 | 工作 / 自由探索時間 | 文化交流活動 |
第十三天 | 工作營評核 | 自由探索時間 | 歡送會 |
第十四天 | 離開 |
生活:
參加者:
時期:
預計開支:
無論工作營的體驗是甜、酸、苦或是辣,相信這個旅程是你畢生難忘的一課,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衝破言語界限 打破溝通障礙 「我們五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義工,分別用自己的語言寫上Happy Birthday,於維京船上拍照,然後偷偷貼上Team Leader的facebook給他驚喜。」 義遊人[email protected]冰島
|
彼此交流 共享成果 「我利用到埗後才學習的西班牙文教會了他們彈奏一首生日歌!直到workcamp完結後,他們都已學懂幾首耳熟能詳的歌了!我十分滿足!」 義遊人Cheung Wai [email protected]墨西哥
|
體會生命 學懂尊重 「肯雅濱海省小村莊內喜歡跟膚色大不同的外國人手牽手一起漫步。這說明了小孩不懂歧視只懂愛。」 義遊人[email protected]肯雅
|
付出小小力量 改變世界 「桌上的一批書,對偏遠貧窮地區的小孩來說卻是最好的禮物。試想一下,如果能把城市裹過份浪費的物資,能送到有需要的人手裹,你說多好?」 義遊人[email protected]肯雅
|
更多其他義遊人分享,可到義話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