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全覽:習俗、活動與飲食禁忌


農曆七月十四, 香港習俗, 燒街衣
燒街衣 圖片來源:am730

農曆七月十四,被深厚的文化底蘊視為鬼節 (Ghost Festival),又稱為中元節、盂蘭節與盂蘭盆節,是華人社區裡的重要紀念日。這一天充滿了敬神、懷念和文化的儀式。當我們回想起農曆七月十四,可以發現這一天不只是單純的傳統節日,它也在現代社會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鬼節在農曆七月十四 英文中被翻譯為“Hungry Ghost Festival”或“Ghost Festival”,是對那些已經過世的靈魂表示尊重的日子,並確保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安息。農曆七月十四2023的日子是2023年8月29日,但你知道,其實農曆七月十四不是鬼節的正日嗎?

目錄:

 

香港鬼節傳說 | 鬼節的正日👻


農曆的七月被視為鬼月,農曆七月十四是鬼門開 (Opening of the Ghost Gate)的時間,而其實農曆七月十五才是鬼節的正日,2023年的話即是8月30日。傳說在這一天,地獄的大門將被打開,允許亡魂返回人間,再度經歷一段短暫的人世情感。這背後的意義遠遠超出了簡單的傳說。這是一個提醒,強調生命的短暫,以及生與死之間的薄弱邊界。這也是對那些我們失去但永遠不會忘記的人的紀念。

與此相關的香港鬼節習俗不只是一些儀式或活動,它們根深蒂固在香港的文化和歷史中。每當香港七月十四活動開始時,重視此習俗的家庭似乎都被一種特殊的氛圍所包圍,充滿了尊重、思憶和感恩之情。家家戶戶、街道和社區都參與其中,共同懷念他們的親人和先人。也有一些長輩會叮囑後備避免夜行,對先人及鬼魂保有畏懼之心。


拜祭先人, 香港習俗
拜祭儀式 圖片來源:hkmemory



傳統的香港鬼節習俗|過鬼節需要更環保嗎?


鬼節不僅僅是對亡者的追憶,它還有很多習俗和儀式。在鬼節期間,七月拜神 (July Worship) 是至關重要的。家庭成員通常會在家中的小神壇前聚集,用傳統的方法供奉食物、水果和紙錢。這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更是一個加強家庭聯繫的時刻,使大家回想起家族的歷史和過去,以及逝去的親人。


接著是七月十四拜拜,這是對亡者表示敬意的最重要部分。供品的選擇和準備經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因為它必須細心且充滿誠意。從水果到特製的食品,每一樣供品都有其背後的意義,代表著供奉者的心意。紙錢 (Joss paper) 則象徵著財富和富足,燒它們是希望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能獲得財富,過得舒適



SDG小知識:

SDG 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樣的習俗對環境的影響。因此,當我們參與這些儀式時,也可以考慮到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12)的原則,探索更環保的方式來表示我們的敬意。

香港農曆七月傳統:燒街衣方法及勿犯禁忌 (am730)


拜祭用的環保香煙​和傳統香煙🙏🏻


拜祭用的傳統香煙, 環保香煙, 拜祭, 香煙
拜祭用的香煙及環保香煙 圖片來源:memorialpark.hk

根據孝思園網站上的資料,多年前香港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已經表示,靈堂一般採用普通香燭,除價錢最廉宜外,亦因為殯儀館做好抽風系統,抽走大部份煙火,即使一大堆香燭同時點燃,亦不會令靈堂內煙霧瀰漫。他指出一扎微煙及無煙型環保香才十多港元,價錢大眾化,巿民在家中祭祖,為免熏黑天花,因此一般比較大眾傾向使用環保香,但他認為,環保香並非如外界想像般無煙無味,尤其是價錢最昂貴的「加香型」環保香,味道過於濃烈,一旦在面積較少的室內點燃,亦會令人感不適,提醒民眾留意。

拜祭用的香煙

製造方式

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傳統香煙​

由煙草、香料、粘合劑等混合物製成,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燃燒傳統香煙產生的煙霧和有害物質可能對空氣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環保香煙

由天然植物纖維、食用級澱粉等天然材料製成,不含煙草,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環保香煙的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和有害物質較少,對空氣和健康的影響較小

你認為鬼節拜祭先人 需要探索更環保的方式嗎?

  • 要,可以更環保的

  • 不要,保持傳統做法就好


其他地方的鬼節活動🌅


鬼節是香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節日的活動尤為多彩且有深厚的傳統背景。其中,在台灣的鬼節稱為中元節,那邊比較流行點燈籠 (放水燈) 的習俗,也可能是人們比較喜愛的活動之一。據傳,點亮的燈籠能指引亡魂找到回家的路,也象征著驅散黑暗、帶來光明。每年的這個時候,一些寺廟會亮起五光十色的燈籠,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這些燈籠不會像中秋節、元宵節等形式呈現,因為傳統有指「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所以其他日子或許會掛燈籠在陸地,但鬼節則會把燈籠放在水裡,又稱為水燈。


七月十四放水燈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傳統上,人們相信放水燈可以幫助亡魂渡過難關,找到平靜。



SDG小知識:

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這種活動在當代也引起了一些關於環境保護的討論。為了確保活動的永續進行,有些人提倡使用可分解的材料或者重新收集使用過的燈籠,以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可持續發展目標6 (SDG 6)在這裡起到了關鍵作用,提醒大家我們的活動可能會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七月十四普渡是另一重要活動。在這一天,許多寺廟和社區會舉行大型的祈福儀式,祈求亡魂得到釋放和平靜。這不僅是為了那些過世的親人,也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亡魂祈福,確保他們在來生能得到更好的重生。


鬼節飲食禁忌與供奉🙌🏻


鬼節期間,人們不僅通過儀式和活動來紀念亡者,飲食習慣也受到了特殊的影響。在鬼月期間,有許多飲食上的禁忌。例如:

  • 一些家庭避免食用牛肉,因為牛在中華文化中被認為是助人的神聖動物。

  • 此外,有些地方的人們還會避免在晚上出門用餐,以示對亡者的尊重,也有人是對亡靈心生恐懼。


當談到七月十四食物供奉,選擇往往代表著對亡者的思念和懷舊。最常見的供品有:

  • 糕點、

  • 水果、糖果

  • 其他亡者生前喜歡的食物。

這些食物不僅是為了供奉,它們也是家庭成員間共同回憶和分享的媒介。


有關拜祭及食物供奉的都市傳說:



SDG小知識:

SDG 2: 零飢餓
關於食物的供奉,SDG 2:零飢餓也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在香港,許多人會在祭祀儀式結束後進食祭祀所使用的食物,也有人選擇將節日期間的剩餘食物捐獻給有需要的人,例如無家者。這既是一種善舉,也體現了社會對飢餓問題的責任和關懷,避免浪費食物,並嘗試將資源好好分配給有需要的人。

結語


在香港,鬼節不僅是一個年度活動,而是文化和歷史的重要部分。我們應該尊重並繼續這些傳統,同時也需要考慮其環境和社會效益。通過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SDG 16),我們可以確保我們的傳統習俗得到適當的保護,我們更可以確保這些活動在促進社區和平和認同的同時,也能夠持續地傳承下去。


 

✨今期推薦✨ 義遊工作營



要宣揚本地文化習俗及了解外地的文化習俗,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到外地了解及探索!以上推薦的工作營便是到印度了解他們的傳統節日和習俗,讓我們一起衝出熟悉的地方,到世界各地探索,參加義遊工作營吧!😆




 

了解更多墨西哥工作營貼士、Excursion 有咩玩、工作營做咩

義遊Discord
可以到義遊Discord討論工作營喔!

 

資料及圖片來源:









為你推薦(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項目)

訂閱義遊最新消息,了解義遊最新優惠及活動

謝謝你

我們的願景​:人人都參與全球和地方行動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11:00 - 19:00 (公眾假期除外)

查詢:國際工作營  bit.ly/vt-workcamp

 / 其他項目查詢:  m.me/voltrahk

本網頁上列出的所有外遊活動皆由持牌旅行社香港自由行(牌照編號: 354189) 營運。 All outbound activities listed on this website are operated by the licensed travel agency Hong Kong Free Tours Limited (License No. 354189).

註冊及編號: 公司註冊 53610456   |   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   |   參考編號 : 91/11726  

 加入我們 |  重要告示私隱政策  | ©2023 版權屬VolTra義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bottom of page